樂昌市地處南嶺山脈,位于廣東省最北部,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森林面積225萬畝,森林蓄積量120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0.8%。近年來,我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圍繞推進三權分置、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推動林業產業發展和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走進龍山林場林下靈芝栽培示范種植基地和內,綠樹環繞,環境寧靜優美,在杉樹林下,褐色的靈芝生長得格外茂盛。
“龍山林場依托國有林場優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林下經濟提升路徑,與屬地政府、中藥材企業等多方合作,開辟綠色經濟新模式,有效提高了林地產出率,推動了林業產業集聚。”樂昌市龍山林場相關負責人介紹,龍山林場不僅發展林下種植靈芝,在培育和開發金毛狗等名貴藥材方面也已初具規模,推動了區域綠色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林農的收入,實現了生態和經濟共贏的局面。
如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現生態發展、經濟增長、農民增收的目標?一根竹子究竟能做什么?造紙、家具、工藝品……地處粵北生態發展區的樂昌,竹產業同樣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樂昌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進一步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立足竹類資源、產業基礎和區位條件,印發《關于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4—2026年)》,積極推動集約經營,探索“竹林+食用菌”“竹林+碳匯”等經營模式,提高竹林綜合效益,切實將樂昌竹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目前,樂昌市共有竹類10屬36種,竹林面積達到24.19萬畝,立竹量高達6000萬根,大徑竹可達500萬根,毛竹林主要分布在五山和廊田兩地,五山鎮育有10萬畝毛竹林,被譽為“毛竹之鎮”,其中五山鎮竹海森林公園以其秀麗的風景成為當地的一道獨特景觀。林權改革使得山林具有強勁的經濟活力與生態價值,郁郁蔥蔥的林海已然成了蘊藏豐富的寶地,樂昌以綠色為底色,繪制出一幅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動人畫卷。
林權改革使得山林具有強勁的經濟活力與生態價值,郁郁蔥蔥的林海已然成了蘊藏豐富的寶地,樂昌以綠色為底色,繪制出一幅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動人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