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樂昌市政府門戶網站歡迎您!               今天是:
智能機器人 | 網站無障礙 | 適老版 | 手機版
| 簡體版 | 繁體版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樂昌要聞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篤學助飛計劃(韶關站)”項目成果展示活動舉行

  7月21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篤學助飛計劃(韶關站)”項目成果展示活動在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中師劇場舉行。市委副書記、廣東省縱向幫扶駐樂昌工作隊隊長曹清沁及韶、樂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

  “篤學助飛計劃”是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發起的長期志愿教育項目,第二期于7月13日至21日在坪梅中學實施。該項目采用“線下實踐+線上支持”的混合志教模式,致力于構建可持續的教育協同機制,推動高等教育資源的社會輻射,將創新融合的教育理念與基礎教育有效銜接。

  “我們本次的志教活動帶了30余位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本科生、碩博生來到韶關樂昌的坪石鎮。前期備課持續了3-4個月,我們學校的部分講師、博士、教授也投入到我們的‘篤學助飛計劃’當中,指導大學生志愿者備課和授課。我們希望用這樣非常有創意、非常特別的上課內容以及上課的形式,去影響坪梅中學的同學們,讓他們體驗到不同與傳統課堂的上課形式和內容,激發他們的潛力,開拓他們的視野。”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篤學助飛計劃”帶隊老師劉曉華介紹。

  此次項目設有3D打印工作坊、英語戲劇、海洋的奧秘、抗戰時期的大學等課程組,采用項目引導式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在科學素養、跨文化表達、問題解決與團隊協作等方面綜合成長,激發其學習興趣與創新潛能。此外,項目還設置了面向初中教師開展的“AI賦能教學”實訓營,引導教師掌握如何利用AI工具快速生成課件、批改作業并提供個性化反饋,助力其提升數字化教學能力與教育創新意識。

  “在這7天時間里,我們的學生們進步非常大。從第一天的懵懵懂懂、害羞,不喜歡跟我們溝通,到第五、第六天的時候,他們會主動地找我們問問題,跟我們聊學習、生活上的事情,大家相處非常融洽。我們這7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向他們打開一扇通往3D打印的一扇門,主要是能吸引他們的興趣。如果他們有這方面的興趣,他們就會繼續往下發展。”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篤學助飛計劃”成員江浩源說。

  活動中,各組同學首先進行了路演,在精美的海報前為觀眾詳細講解學習的過程,展示自制模型。隨后,大家輪流進行項目成果匯報。3D打印工作坊聚焦環保、能源、農業三大主題,展示運用3D打印的零件組裝小車的過程,并進行功能演示;英語戲劇課程通過故事講述、舞臺表演和音樂融入,在歡樂的氛圍中探索文化魅力與情感表達;海洋的奧秘課程涵蓋工程設計、結構力學、地理氣象等模塊,展示學生自主完成船型構思、模型制作及功能測試的全過程;抗戰時期的大學課程帶領大家重溫西南聯大、華南地區大學在抗戰時期的遷徙路線,并讓學生分組合作設計出了反映歷史事件的趣味桌游。各小組天馬行空的創意、繪聲繪色的講解,讓在場觀眾不時鼓掌叫好。最終,在評委打分與觀眾投票下,沒靈感小組、魔法小組、利劍出鞘小組和摸魚F6小組分別獲得3D打印工作坊、英語戲劇、海洋的奧秘、抗戰時期的大學的金獎。

  “老師教會了我們怎么打印3D模型,怎么組裝智能小車。我以后想成為3D建模師,這次的課程為我以后的路奠定了基礎。”坪梅中學學生朱昊說。

  此次活動搭建起了高校與中學協同育人的平臺,不僅為參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篤學助飛計劃(韶關站)”的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展示教學成果、錘煉實踐能力的舞臺,也激發了參與活動的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我發展意識,有力推動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為我市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注入了青春力量與創新動能。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