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樂昌市政府門戶網站歡迎您!               今天是:
智能機器人 | 網站無障礙 | 適老版 | 手機版
| 簡體版 | 繁體版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鎮街動態

樂昌:“北鄉馬蹄”產業壯大 鄉村振興更有力

  馬蹄,又名荸薺,其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當前,正是馬蹄開挖的時節,在樂昌市的馬蹄主產地北鄉鎮,借助“北鄉馬蹄”這個品牌,當地村民們又開始了冬日里最熱鬧的忙碌。

圖片

  大雪節氣,南方陽光晴好,正是馬蹄開挖的大好時節。在有名的馬蹄之鄉——樂昌市北鄉鎮,村民們正趁著暖陽,開挖馬蹄,馬蹄田里,都是大家忙碌的身影。

  李寶新是北鄉鎮茅坪村人,一大早他就與妻子來到了馬蹄田里忙碌。

  北鄉鎮茅坪村民 李寶新:早上7點鐘,就到田里了,到了最忙的采收季節。我家今年種了大概有10多畝地,兩個人一天大概挖一分多一點地,估計要挖到明年開春之前。

  李寶新告訴我們,北鄉村民都有種植馬蹄的傳統,家庭收入也基本依靠馬蹄。

  北鄉鎮茅坪村民 李寶新:以前還沒有分田到戶就開始有種。那個時候一個人家種一兩分地,就拿來自己家吃。到九幾年的時候,有小販來收,慢慢就好做了,好賺錢,很多人開始種了。馬蹄是主產業,有保障,采收季節長,銷售時間也長。

  在北鄉鎮的另一個村子,毛大娘與老伴兩人一邊挖,一邊用小視頻記錄。

  大娘說,靠著勤勞種植馬蹄,一家人生活寬裕,女兒出嫁后,家里就剩自己和老伴種著幾畝地,閑暇之余,她還學會了用短視頻來分享自己的農家生活。

  北鄉鎮村民 毛大娘:網名是“信明天”,我享受了政策的好處,感謝政策,感謝黨,給我很多關懷很多愛護,相信明天會更好。

  樂昌市北鄉桂源馬蹄農副產品流通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肖志平告訴我們,馬蹄收挖持續的時間相對較長,開挖前,要先進行割苗。

  樂昌市北鄉桂源馬蹄農副產品流通專業合作社 肖志平:這個苗割完以后,把泥巴曬干,我們整個挖馬蹄的時間一般是在立冬過后可以采收,一直到立春。

  肖志平是北鄉鎮有名的馬蹄種植戶,從不會種,到大量種,再到專業合作社的經營運行“抱團”發展,他一直在努力,也見證了北鄉馬蹄產業的不斷壯大。

  樂昌市北鄉桂源馬蹄農副產品流通專業合作社 肖志平:我們通過公司+合作社+種植大戶,改良品種改良土壤,統一了種植技術,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注重品牌打造。

  樂昌北鄉馬蹄已有數百年的種植歷史,清同治十年(1871)續修的《樂昌縣志》即有種植馬蹄的記載。樂昌素有“中國馬蹄之鄉”的稱譽,其中以北鄉鎮出產的尤為佳品。樂昌北鄉馬蹄之所以品質比其它馬蹄要好,是與其得天獨厚的環境密不可分的。這里三面環山,秋冬季節晝夜溫差大,土壤以黃鈀沙土為主,正是馬蹄最適宜生長的環境。因此結出來的馬蹄個頭大、爽甜,能夠暢銷廣東、湖南、湖北、福建等省,遠銷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東南亞一帶,成為樂昌著名的土特產和拳頭產品。

  近年來,樂昌市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體工作部署,結合獨特自然資源環境,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通過優化“一村一品”布局、建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措施,全力推動馬蹄產業發展。

  樂昌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張增文:馬蹄這個產業作為我市的特色農業產業,我們通過2018年省級現代產業園建設,把它納進產業園建設,從種苗、種植、品牌銷售,還有篩選、包裝、整個產業鏈的打造。現在整個馬蹄產業的產值效益得到了提升,面積從不到2萬畝,現在已經突破了3萬畝,價格去年和今年相比,提高了30%到50%。

  日前,“北鄉馬蹄”還入選了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做強一個品牌,發展一個產業,造福一方百姓,這也意味著,在國家相關部門的重點指導下,樂昌“北鄉馬蹄”國家地理標志將得到更有效廣闊的運用。據北鄉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利用這個契機以及前不久韶關丹霞機場的順利通航,北鄉鎮將用好品牌、打造產業,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

  樂昌市北鄉鎮副鎮長 賴海:下一步,我們鎮將利用重點聯系地理標志這塊,積極跟企業對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把北鄉馬蹄從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進行結合,將馬蹄產業不單單是種好,還要加工好,賣好。同時也對接北鄉的旅游,打造成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