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田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統籌成員單位力量,其中省農科院發揮科技優勢,開展“一所對一村”結對幫扶工作。圍繞“粵北糧倉”廊田鎮的主導產業稻米,結合省級絲苗米產業園建設項目,進行“品種篩選——土壤改良——種子包衣技術示范——稻米精深加工——稻米品鑒及品牌打造”全產業鏈科技支撐,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靈活推廣,切實發揮新品種新技術引領示范作用,助農增收。
日前,位于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廊田鎮水稻種植示范基地的水稻迎來收割季,稻田里,稻桿挺拔,穗粒飽滿,種植大戶面對這些新品種充滿了期待。
據駐廊田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介紹,今年3月初,通過聯合水稻所,直擊難題源頭,優化品種結構,工作隊在此建立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廊田鎮優質豐產水稻新品種種植示范基地,并根據當地地理、氣候及農民種植需求等條件,選取12種優質豐產水稻品種進行示范推廣種植。
由于疫情原因,駐廊田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通過線上聯合媒體制作新品種與新技術示范科普宣傳片,通過報紙、電視和網絡等平臺,進行多平臺、全方位推廣宣傳,為農民學習新品種新技術拓展渠道;線下組織號召農戶自發觀摩,深入了解各品種優勢,切實發揮新品種新技術引領示范作用,實現科技助農增產致富,推動樂昌水稻產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12個優質豐產水稻新品種中19香、粵禾絲苗、南晶香占表現尤為突出。其高產穩產、抗病抗倒力強、米質優異的特性,受到廣大農戶的普遍認可。
圖文:樂昌市融媒體中心 葉小華 通訊員 駐樂昌廊田鎮幫鎮扶村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