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鮮活展現我市各鎮村在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生動實踐、新面貌、新風采,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聯合市融媒體中心推出聚焦“百千萬工程”·瞰鎮村欄目,通過“鎮”點時刻、“村”潮涌動兩個版塊,全面展示典型鎮村的新進展、新成效。今天推出《“村”潮涌動》第2期,帶您走進北鄉鎮東紅村。
基本情況
東紅村位于北鄉鎮東南面,距離樂昌市區6.5公里,村莊面積2.3平方公里,下轄6個村小組,耕地面積1084畝,山地面積120公頃。以種植馬蹄、香芋等農作物為主,并設有1處農產品分揀車間和1處交易中心。
工作進展
一是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強起來。開展黨建網格劃分和積分制治理,形成運行規范、實用有效的“黨建+積分”治理模式。劃分三級黨建網格,網格員固定聯系5至20戶,在每戶門口張貼“黨員聯系戶牌”“黨員戶格言”“家風家訓”等門牌,做好“上門六件事”。引導黨員、村民參與網格積分治理,以網格為單位對村民實行積分管理,量化評估村民參與村莊建設和自治行為,積攢積分到“積分小店”兌換農資農具、生活用品等。
二是全民參與,鄉村環境優起來。全面實施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全力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存量農房微改造,建設村莊風貌示范街和公園廣場等,實現新建農房風貌與村莊整體風貌協調,先后完成農房微改造238間。推行衛生保潔“組長制”,推動村民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創建文明村、星級文明戶等。
三是綠色賦能,鄉村生態美起來。錨定“春賞花、夏品果、綠滿東紅”目標,編制“一圖一表一說明”,整治閑置房屋、荒地、空地,引導村民在房前屋后種花栽樹植綠,建設“一路一帶三園林”。建成四小園62處,植樹2000余株,打造“鄉賢林”“共建林”等7處,評出美麗庭院18戶。
四是產業增效,鄉村經濟活起來。創新構建“規模種植+生產加工+鄉村旅游”三產融合模式,盤活閑置集體土地(空間)9處,建成千畝馬蹄香芋種植標準化示范基地,推進食用菌基地、香芋加工車間等10大產業項目建設,精心打造特色農業田園景觀,著力塑造“北鄉馬蹄,共富東紅”村莊品牌,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村集體增收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