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際的蔥田里,農民彎著腰在田地上,手飛快地從地里拔起一把蔥,抖掉根上的土、揀去蔥上的枯葉,然后整齊地放在一旁;洗蔥棚里,村民低頭坐在小板凳上,專注地洗著剛剛從田里收獲的香蔥;路邊,成捆的小蔥被抬到稱上、裝車……
近日,筆者在樂城街道張溪村看到,早上四五點,農民陸續來到蔥田開始一天的工作。村道邊都是洗蔥棚,早上拔下來的蔥,在這里洗好上稱、裝車。張溪村“兩委”干部向筆者介紹,張溪村目前香蔥種植戶300余戶,種植面積超400畝,每天就有10000多斤的新鮮香蔥銷往外地。“我們村晝夜溫差較大,水利資源豐富,水質好,種出來的蔥特別綠,基本實現常年種植、采收。現在的蔥每斤2塊5,每天都有老板來收。”
據了解,為了提高香蔥的品質和產量,樂城街道積極引導農民采用科學的種植方法,邀請農技人員過來進行指導,為農民解決實際困難。
在這村道上,一輛輛裝滿綠油油、鮮嫩嫩香蔥的貨車奔跑在鄉村公路上,不僅鼓起了農民的錢包,也撐起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希望,為鄉村的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