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樂昌市政府門戶網站歡迎您!               今天是:
智能機器人 | 網站無障礙 | 適老版 | 手機版
| 簡體版 | 繁體版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鎮街動態

香脆清甜!樂昌大棚藍莓喜采摘

  春寒料峭,樂昌的藍莓卻迎來了成熟季,以藍莓產業為載體的鄉村振興“產學研”深度融合模式探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文章配圖

  “這里是位于長來鎮安口村樟樹王公園旁的藍莓園種植基地,經過九個月的精心培育,今天迎來了首批藍莓采摘,成熟后的藍莓猶如藍寶石果型飽滿、脆甜可口。”記者走進溫室大棚內,看到株株藍莓樹生機盎然,嫩綠的枝頭上果實青、藍交輝,采摘人員忙碌地穿梭藍莓叢間,把頂果采摘下來,不僅喜獲首次豐收,還能去掉頂端優勢,幫助養分回流促進全株果實加快成熟。

文章配圖

  “藍莓有季節性,按照產出情況現在屬于比較少的季節,全國大量出產藍莓的季節是四月底到五月,像這種果徑在兩厘米以上的現在市場批發單價超過一百元。”基地負責人譚煥飛說。

  據介紹,首批喜獲豐收的大棚種植藍莓面積約30畝,包括F125、F9、F6三個優質藍莓品種,采用無土栽培技術,在技術人員的細心培育下,產出的藍莓果粒大、口感好,上市時間早、持續時間長,因而更具有經濟效益。

文章配圖

  “大棚種植藍莓,它是起到一個控溫控濕的效果,適合藍莓的精細化種植管理。在藍莓種植這一方面,我們現在聯合了廣東省科學院,通過組培技術,還有扦插嫁接,去選育適合樂昌當地的藍莓種苗,在這邊去種植,然后推廣起來。”譚煥飛說。

  作為當地“百千萬工程”代表項目之一,長來安口村藍莓園種植基地試種成功,也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帶來了新的突破口。譚煥飛介紹,該基地投產后,年產值可達200萬元,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1萬元經濟收入,可帶動周邊村民20-30人就近就業。“以第一期為基礎的情況下,再擴大藍莓種植的面積,借助長來鎮安口村這邊文化底蘊,打造一個適合研學和采摘的園區,然后也為當地的‘百千萬工程’貢獻我們企業的一份力量。”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