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被譽為“粵北糧倉”的廊田鎮,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隨著早稻收割進入尾聲,晚稻插秧隨即無縫銜接,一場與農時賽跑的“雙搶”戰高效推進,現代化農機奏響了糧食穩產增收的強勁樂章。
早稻豐收到手,顆粒歸倉有保障。金色的稻田里,聯合收割機成為主力軍,高效馳騁,確保稻谷及時收獲。今年,廊田鎮早稻種植面積達23524.2畝,目前已基本完成收割任務。令人欣喜的是,部分種植大戶已實現“即收即烘”的現代化作業模式,廊田鎮早稻烘干約3000噸,收獲的稻谷直接送入烘干設備進行科學處理,有效規避了傳統晾曬受天氣制約的風險,顯著提升了稻谷品質和收儲效率,為糧食安全上了“雙保險”。
夏種無縫接力,萬畝良田煥新綠。“早稻離田,晚稻下田”。收割完成的田塊沒有絲毫停歇,旋耕機、打田機隨即進場進行整地作業,為晚稻種植做好準備。目前,全鎮已基本完成打田整地,晚稻秧苗正在有序插入水田,放眼望去,一片片新綠正迅速鋪展。據統計,今年廊田鎮晚稻預計種植面積約24000畝,較早稻穩中有增,充分展現了當地抓牢糧食生產的決心和擴大產能的潛力。
科學種植管理,大戶引領效能提升。廊田鎮種植大戶主要集中在東莊村、白平村、白山村、樓下村、廊田村、早禾田村等村,廊田鎮農業的蓬勃生機,離不開種植大戶的規模化經營與示范引領。正是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蓬勃發展,為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廣闊舞臺。從翻耕整地的“鐵牛”馳騁,到精準高效的插秧機作業,農機具的廣泛應用,不僅大幅提升了“雙搶”速度與質量,更有效緩解了勞動力季節性短缺壓力。像廣東易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還帶動種植大戶申報廣東省合理密植提單產項目約6000畝,推廣集中育秧,按照規范調節插秧機,施好基肥,同時破口期噴施好破口藥,通過抓好這些關鍵的環節來提高基本苗有效穗,最終提高畝產。根據測產數據顯示,參與了廣東省合理密植提單產項目的試驗田畝產1100公斤左右,實現增產10%。糧食產能提升增強了農民種植糧食的積極性,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筑牢糧倉根基,繪就豐收新圖景。倉廩實,天下安。廊田鎮正以高效的夏收夏種實踐,展現著現代農業的勃勃生機。從顆粒歸倉的早稻到生機盎然的晚稻秧苗,從轟鳴的農機到忙碌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無不彰顯著科技賦能、規模經營帶來的深刻變革。這無縫銜接的“雙搶”節奏,不僅保障了全年糧食生產的良好局面,更夯實了區域糧食安全的基石,為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描繪出充滿希望的豐收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