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樂昌市政府門戶網站歡迎您!               今天是:
智能機器人 | 網站無障礙 | 適老版 | 手機版
| 簡體版 | 繁體版

聚焦百千萬工程 |長來鎮:“稻鱉共養”蹚出共富新路,農戶種田坐收“漁”利

  發展特色農業,是有效盤活閑置土地,喚醒“沉睡資產”,實現“小田并大田”,探索農業生產新模式的有效路徑。在深厚的鎮域土地資源優勢基礎上,長來鎮主動探索創新舉措,釋放農業活力,謀劃實施357畝土地流轉,主動對接引進相關企業在上坪村、羅村兩地高標準打造“稻鱉共養”基地。

  近幾年來,長來鎮通過加強土地流轉政策宣傳,積極搭建土地流轉平臺,不斷強化土地流轉服務職能,鼓勵農業種植大戶或合作社規模經營,優化農資保障,以及為種植養殖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牽線搭橋”等方式,多措并舉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共流轉土地1000余畝,占全年土地流轉任務的70%。目前,全鎮土地流轉規模迅速增長,土地經營模式逐漸從“小散弱”向“大優強”升級。

  “稻鱉共養”模式是以稻田為基礎,充分利用動植物間的互作互補效應,既可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又可保證糧食安全,起到養鱉穩糧增收的作用。據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運營,總規模400余畝,現第一期開發建設運營60畝,目前基地計劃每畝投放稻鱉800來枚,今年第一期將投放4.8萬多枚鱉苗。第一二期計劃總投資800余萬元,可帶動當地村民百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長來鎮農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廣“稻+鱉”綜合種養模式,升級改造第一產業,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向綠色生態高效農業轉變,集中解決糧食穩產、農民增收和生態環保等問題,實現“一水多用,一田多產,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推動穩糧增收、漁稻互促,不斷提高“稻田鱉”“鱉田米”的影響力,輻射帶動周邊農戶進行稻鱉種養,把“米袋子”變成百姓增收的“錢袋子”,助推長來鎮“百千萬工程”再上新臺階。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