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鮮活展現我市各鎮村在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過程中的生動實踐、新面貌、新風采,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聯合市融媒體中心推出聚焦“百千萬工程”·瞰鎮村欄目,通過“鎮”點時刻、“村”潮涌動兩個版塊,全面展示典型鎮村的新進展、新成效。今天推出《“村”潮涌動》第8期,帶您走進梅花鎮大坪村。
基本情況
大坪村坐落于梅花鎮東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226畝,林地面積約34000畝。2023年,大坪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為80.24萬元。
工作進展
一是產業發展。構建“紅色+綠色+古色”的產業布局,全力推動村集體經濟邁向新臺階。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產業。積極推進屋頂光伏發電項目,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萬余元。推廣黃煙種植項目。盤活閑置土地,引進黃煙進行連片種植,今年種植面積達80畝,并利用黃煙種植特性開展輪作作物種植。建設鄉村振興車間。該車間以制造加工業為主,由村集體提供場所,企業負責投資運營。企業投資生產設備約10萬元,帶動50余名村民實現就近就業增收。謀劃發展紅色文旅。以中組部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為契機,加速推動溫泉民宿酒店、紅色餐廳等項目落地,將革命活動舊址、傳統古村落等資源串聯起來,打造大坪村紅色經典旅游線路。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大力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補齊道路交通短板。對村內約2.5公里的村道巷道進行硬化,開展道路提升整治,拓寬主路,并在進村道路沿線2.9公里進行綠化種植,安裝路燈96盞。推進梅花鎮沿西京古道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一期)項目,包含道路白改黑3公里、因地制宜建設“四小園”155處等。開展農房外立面整治提升行動。目前已完成471棟農房微改造,20個村小組全部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三是鄉村治理。以“小積分”撬動基層社會“大自治”。推廣“門前三包”衛生保潔和“美麗小店”教育教學等積分制,通過積分獎勵激發廣大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共同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四是綠美建設。全力推進“紅色+綠色+古色”三色相融,采用見縫插綠、拆違建綠、破墻透綠等方式,在大坪村內“四旁”“五邊”植樹約4551棵,打造“四小園”155處,精心打造“桂花路”“桃花古道”等景觀帶,建設紅色綠美古建筑特色景觀,切實繪就綠在古中、房在園中、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綠美紅色鄉村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