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樂昌市政府門戶網站歡迎您!               今天是:
智能機器人 | 網站無障礙 | 適老版 | 手機版
| 簡體版 | 繁體版

樂昌市2015年政府決算公開

 

目       
一、政府決算報告
二、轉移支付情況說明
三、舉債債務情況說明
四、“三公”經費預算安排執行情況說明
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表、一般公共預算        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決算表、政府性基金收入決算表、政府性基金支出決算表、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決算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決算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決算表、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決算表、社會保險基金支出決算表(共計9表)
 
 
 
樂昌市2015年政府決算報告
 
 
市財政局局長 林柏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規定和市人大常委會的安排,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提出樂昌市2015年市本級財政決算的報告,請予審議。
一、2015年決算情況
2015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人大的監督支持下,全市財稅部門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戰略機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各項決議,積極應對新常態下的各種挑戰,統籌做好抓收入、推改革、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等系列工作,各項財政工作運行平穩,在收入形勢異常嚴峻的情況下,各項支出得到了有效保障,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一)地方一般公共財政收支決算情況
1 、一般公共財政收入決算情況
2015 年,我市地方一般公共財政收入決算完成59,728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5.70%,同比上年(可比口徑)下降3.68%。上劃中央收入完成35,784萬元,比上年增加16,58萬元,增長4.85%;上劃省“四稅”收入完成14,406萬元,比上年減少1,852 萬元,減少11.39%。主要收入項目如下:
(1)稅收收入。全年完成稅收收入35,642萬元,同比下降11.67%。其中:增值稅收入8,731萬元,同比增收461萬元,增長5.57%;營業稅收入8,283萬元,同比減收1,936萬元,減少4%;企業所得稅收入2,870萬元,同比減收7萬元,減少0.24%;個人所得稅收入1,083萬元,同比增收138萬元,增長14.60%;資源稅收入685萬元,同比減收218萬元,下降24.14%;城市維護建設稅收入3,143萬元,同比減收294萬元,減少8.55%;房產稅收入1,760萬元,同比增收26萬元,增長1.49%;印花稅收入456萬元,同比增收29萬元,增長6.79%;城鎮土地使用稅收入2,785萬元,同比減收853萬元,下降23.44%;土地增值稅收入1,408萬元,同比減收82萬元,減少5.50%;車船稅收入321萬元,同比減收52萬元,減少13.94%;耕地占用稅收入126萬元,同比減收1,003萬元,下降88.83%;契稅收入2,632萬元,同比減收824萬元,下降23.84%;煙葉稅收入1,359萬元,同比減收95萬元,下降6.53%。
(2)非稅收入。全年完成非稅收入24,086萬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收3,838萬元,增長18.95%。其中:專項收入3,955 萬元,同比減收136萬元,下降3.32%;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7,206萬元,同比減收1,341萬元,下降15.69%;罰沒收入3,878 萬元,同比增收1,849萬元,增長91.13%;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8,391萬元,同比增收2,938萬元,增長53.88%;其他收入656萬元,同比增收528萬元,增長412.5%。
2 、一般公共財政支出決算情況
全市一般公共財政支出決算為235,501萬元,同比增支24,113萬元,增長11.40%。其中: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1,355萬元,同比減支10,166萬元,下降32.25%;
(2)國防支出602萬元,同比減支327萬元,下降35.20%;
(3)公共安全支出13,085萬元,同比增支3,568萬元,增長37.49%;
(4)教育支出51,654萬元,同比增支3,861萬元,增長8.08%;
(5)科學技術支出2,947萬元,同比增支528萬元,增長21.83%;
(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903萬元,同比減支315萬元,下降7.47%;
(7)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40,961萬元,同比增支12,046萬元,增長41.66%;
(8)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9,328萬元,同比增支3,344萬元,增長12.87%;
(9)節能環保支出9,183 萬元,同比增支993萬元,
增長12.12%;
(10)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930萬元,同比增支219萬元,增長8.08%;
(11)農林水事務支出43,609萬元,同比增支11,944萬元,增長37.72%;
(12)交通運輸支出5,472萬元,同比減支5,307萬元,下降49.23%;
(13)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491萬元,同比增支196萬元,增長66.44%;
(14)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238萬元,同比減支17萬元,下降6.67%;
(15)國土海洋氣象等事務支出1,280萬元,同比減支228 萬元,下降15.12%;
(16)住房保障支出7,431萬元,同比增支3,735萬元,增長101.06%;
(17)糧油物資儲備管理事務支出662萬元,同比增支67萬元,增長11.26%;
(18)債務付息支出201萬元,同比減支31萬元,下降13.36%;
(19)其他支出169萬元,同比增支3萬元,增長1.81%。
3 、收支平衡決算情況
2015 年, 全市公共財政決算總收入327,496萬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決算收入59,728萬元,返還性收入4,958萬元,轉移支付收入204,823萬元,上年滾存結余46,077萬元,調入資金6,621萬元,債務轉貸收入5,289萬元。
公共財政決算總支出327,496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支出235,501萬元,上解上級支出2,852萬元,債務還本支出5,289 萬元,穩定調節基金7,526萬元。上述收支相抵后,年終滾存結余76,328萬元,其中:結轉下年支出76,328萬元。
4 、穩定調節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2015 年,我市穩定調節基金收入決算7,526萬元,當年沒有安排支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規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盤活存量資金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4]70 號)的要求,來源為:
(1)將2015年超收收入3,220萬元,用于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2)“國有土地收益基金”結轉超當年收入30%部分313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3)上級預下達2016年均衡性轉移支付部分固定補助資金(韶財預[2015]74號)3,993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二)政府性基金決算情況
2015 年,全市政府性基金總收入完成36,772萬元。其中:本級收入完成9,038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1,133萬元,上年結余16,601萬元。
2015 年,全市政府性基金總支出完成20,233萬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15,170萬元,調出資金5,063萬元。經上述收支相抵后,年終滾存結余16,539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決算情況
我市2015年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為參股公司股利、股息收入260萬元,后將收入全部調入一般公共財政收入。
(四)社會保險基金決算情況
2015 年全市五項社會保險基金(企業養老、失業、職工醫療、工傷、生育)收入完成57,397萬元;全市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66,909萬元,當年缺口9,512萬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缺口28,838萬元。
二、2015年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1 .著力收入征管, 財政實力明顯增強。 一是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結構性減稅政策影響擴大的嚴峻形勢,全市財稅部門團結拼搏,克難奮進,扎實開展“穩增長保增收”活動,全市財政綜合實力穩中有升。“十二五”期間,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0年的3.08億元增加至5.97億元,年均增長14.19%。二是強化職能部門控稅職責。制定了欠稅管理辦法,建立常態化清欠機制。嚴格執行協稅護稅機制和財稅聯席會議機制,定期召開會議,準確研判經濟形勢,科學制定工作措施,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做到應收盡收。三是爭資立項成效明顯。各級各部門搶抓機遇向上爭項目、爭資金、爭政策。2015年,全市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20.5億元,增長35.05%;已爭取到位省轉貸地方政府債券資金5,289萬元。四是抓實非稅收入征管。加強非稅收入尤其是國有資產處置相關收入的征管,堅持稅費并重,進一步規范政府非稅征管流程。加強城市配套費、罰沒、資產清查的征收入庫,強化對礦產、土地、河沙以及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管理,拉動非稅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
2. 著力生財聚財,服務發展成效顯著。一是 吃透政策,積極向金融機構融資,支持山區五市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武廣高鐵樂昌東站項目、原坪石礦棚戶區改造項目和樂昌城南新區等重點項目建設。二是優化財政政策環境,發揮“助保貸”資金作用,扶持稅源企業發展壯大。安排 1,000 萬元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金,撬動金融機構 1 個億的資金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生產, 2015 年已發放貸款 2,000 萬元扶持中小微企業。三是優化經營環境,全面清理涉企收費,深入推進 營改增 擴面,取消和暫停征收 12 項中央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對小微企業免征 42 項中央級行政事業性收費;對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等 8 類繳交額度較大的行業實行下調征收費率;對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等 7 類繳交額度較小的行業全額免征。 2015 年,全市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核算財政八項支出完成 17.2 億元,同比增長 4.48% 四是 強化對全市國有資產的經營,增加財政收入。成立樂昌市投資實業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政府資源,加強資本的市場運作,盤活閑置資產,通過融資、抵押貸款等方式,將資金投入到重點項目,促進全市經濟快速發展。
3. 著力保障民生, 公共服務質量明顯提高 。一是 著力教育優先,全面提高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寄宿制學校公用經費和殘疾學生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及時撥付義務教育公用經費6,930萬元,確保54,018人次的學生免費義務教育;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實現學前教育至中等教育全覆蓋,發放各類助學補助資金1,410萬元,累計受惠學生43,170人次;安排317萬元,充分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安排687萬元,支持全市32所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實施改造;安排7,436萬元,開展了梅花、沙坪、慶云和五山四個鎮的教育創強工作。二是大力支持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基本藥物制度深入實施,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從35元提高到40元。三是各項保障全面提標,大幅提高社會保障標準,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人均補助由320元提高到380元,城鄉低保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410元/人 · 月、260元/人 · 月,農村五保供養對象補助標準提高到525元/人 · 月,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連續11年增長。四是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8,570萬元,用于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和原坪石礦棚戶區改造,為緩解我市城鎮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五是通過惠農補貼 一卡通 共發放補貼資金7,085萬元,投入農林水建設資金43,609萬元,農民生產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 美麗鄉村 建設成效顯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加快。落實民生實事資金,全年共投入省10件民生實事資金4,349萬元。
4. 著力改革創新,財稅改革有序推進。一是 執行新《預算法》,開展零基預算,完成2016年度市直部門零基預算編制,改變以往預算編制“基數+增長”的模式。建立了覆蓋一般公共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四本預算”體系,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益。推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提高預算單位資金使用績效,完成了2個重點項目的績效評價工作。二是全面推進預算信息公開,除涉密單位外,市直所有預算單位的部門預算和 三公 經費預算全部向社會公開。財政政策、 三公 經費預算及匯總數等均在財政門戶網及時公開。三是狠抓財政資金監管,保證安全高效運作。全面深入開展 財務核算集中監管、 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改革和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改革,構建財政運行監督體系。落實重大項目建設風險防控決策機制,把好工程建設項目預算、結算、評估“三大關口”。 開展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編制工作試點,已形成2014年度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 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定期監控我市各類債務風險。開展涉農專項資金檢查和“小金庫”清理工作。四是開展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除九峰鎮有特殊原因外,其余16個鎮(街道)已完成改革工作。完成基層公共服務綜合平臺建設前期工作,2016年在全市全面鋪開。配合做好公務用車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市直行政單位公務員交通補貼發放及公務用車處置工作。五是全面開展財政存量資金清理盤活工作,收回結轉結余資金14,508萬元,統籌用于社會保障、住房保障、教育、農林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民生支出。六是加大政府采購和投資評審監管力度,完成政府采購規模13,559萬元,節約資金1,342萬元,節支率為9.00%;完成評審項目153個,審減資金821萬元,審減率為3.36%。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2015 年,我市財政工作在改革創新中實現了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中取得了新進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財政收入質量有待提高;傳統支柱產業、重點企業支撐作用不足,新興產業尚未能有效推動經濟增長和財稅增收;公共財政的保障范圍不斷拓寬,保障標準不斷提高,而財力增長有限,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剛起步,現代財政制度尚未建立,制約財政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樂昌市2015年轉移支付執行情況說明
 
2015 年全市收到上級一般公共轉移支付收入209,781萬元。
(1)返還性收入4,958萬元。其中:增值稅和消費稅稅收返還收入2,231萬元;所得稅基數返還收入329萬元;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稅收返還收入306萬元;其他稅收返還收入2,092萬元。
(2)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26,385萬元。其中:體制補助收入227萬元;均衡性轉移支付收入33,220萬元;革命老區及民族和邊境地區轉移支付收入48萬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收入12,144萬元;結算補助收入2,029萬元;資源枯竭型城市轉移支付補助收入1,106萬元;企業事業單位劃轉補助收入1,568萬元;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補助收入1,090萬元;基層公檢法司轉移支付收入2,216萬元;義務教育等轉移支付收入14,018萬元;基本養老保險和低保等轉移支付收入10,811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轉移支付收入11,224萬元;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收入2,419萬元;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收入8,818萬元;固定數額補助收入9,843萬元;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5,604萬元。
(3)專項轉移支付收入78,438萬元。
 
 
樂昌市2015年政府舉借債務情況說明
我市2014年末地方政府債務余額50,005萬元,上級下達我市2015年末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50,005萬元。2015年我市未舉借新債。2015年債券置換存量債務5,289萬元。
 
 
樂昌市2015年“三公”經費
預算安排執行情況說明
 
2015 年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合計2,565.97萬元,較2014年同比減少767.68萬元。其中,會議費237.96萬元,同比減少161.72萬元;因公出國(境)經費9.88萬元,同比增加5.77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29.25萬元,同比減少23.99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337.46萬元,同比減少181.19萬元;公務接待費951.41萬元,同比減少406.56 萬元。
2015 年較2014 年三公支出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各單位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進一步從嚴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嚴把支出關,實現動態管理,實行公務卡改革,充分發揮國庫集中支付平臺作用,規范三公經費的支出核算。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