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樂昌市政府門戶網站歡迎您!               今天是:
智能機器人 | 網站無障礙 | 適老版 | 手機版
| 簡體版 | 繁體版

2016年度樂昌市廣播電視臺預算公開(補充公開)


目 錄
 
第一部分 部門預算基本情況說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二、收入預算說明
三、支出預算說明
四、機關運行經費預算說明
五、“三公”經費預算說明
六、政府采購情況
七、國有資產占有情況
八、預算績效情況
九、國有資本經營收支情況
十、專業名詞解釋
 
第二部分 部門預算表
一、部門收支總表
二、部門收入總表
三、部門支出總表
四、部門基本支出表
五、部門項目支出表
六、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
八、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
九、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表
十、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機關運行經費及“三公”經費支出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
部門預算基本情況說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機構設置、職能
我單位是一級預算單位,為樂昌市廣播電視臺。
樂昌市廣播電視臺是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宣傳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事業單位。內設機構有辦公室、后勤計財部、總編室、新聞中心、科技事業中心、網絡中心、數據部、市場服務部、工程施工部、廣告部共10個。
市廣播電視臺主要職能是:
1 、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按照黨和政府的宣傳工作方針,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充分發揮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新聞宣傳。
2 、負責制訂并組織實施廣播電視臺事業和產業的發展規劃,促進廣播電視臺事業和產業發展,努力加快信息化步伐,推動信息化進程。
3 、貫徹落實廣播電視行業法規,按照上級規定要求,抓好內部管理。確保事業、宣傳、產業經營等工作規劃有序進行。
4 、負責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和設備設施的安全防范工作,經有關部門授權,行使對破壞廣播電視設施和違反廣播電視臺管理規定行為進行稽查。
5 、負責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播出、新聞技術和促進廣播電視臺事業和產業發展,科研成果的應用及廣播電視覆蓋和網絡的建設等工作。
6 、按上級的有關規定,完整轉播和傳輸中央、省、市廣播電視節目。
7 、按照中央、省、市廣播電視部門關于收編鄉鎮廣播電視站的精神,整合鄉鎮廣播電視傳輸網絡,管理、指導鄉鎮廣播電視站的各項工作。
8 、承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廣電部門交辦的其它任務和經批準的相關業務。
(二)人員構成情況
本單位編制136人。現有在職人數103人,其中財政供養人員41人;離退休人員35人,其中財政供養人員35人。
(三)預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務
1 、創新管理,強化宣傳工作;
2 、強化市場意識,抓服務質量,努力搞好經營創收和事業發展;
3 、定期維護,全面巡查,落實安全責任制;
4 、籌建無線發射臺,落實民生工程建設;
5 、切實抓好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業務水平;
6 、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建設模范廣電部門;
 7 、切實加強公務用車管理,杜絕公車私用現象發生;
 8 、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努力做好綜治維穩工作。
二、收入預算說明
2016 年收入預算2399.19萬元,比上年預算 2048.39 萬元 增350.8萬元,增幅17.12%,主要原因是一爭取上級的專項資金支持,二是擴大我臺數字電視用戶,增加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撥款2323.79 萬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75.4萬元,其中經費撥款469.19萬元,納入預算管理的非稅資金安排撥款1930萬元。
三、支出預算說明
2016 年支出預算2399.19萬元,比上年2132.52增266.67萬元,增幅12.5%,主要原因是爭取上級資金專項支出,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安排支出2399.19 萬元,其中經費撥款支出469.19萬元,納入預算管理的非稅資金安排撥款支出1930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按用途劃分:
(一)基本支出預算1280.61萬元,占預算撥款支出的53.38%,比上年1089.45萬元增191.21萬元,增幅17.55%,原因是人員工資的逐步增漲,支出也逐步增加。其中:工資福利支出1053.49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105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122.13萬元。
    (二)項目支出預算1118.57萬元,占預算撥款支出的46.62%,與上年預算1043.07萬元相比,比上年增75.46萬元,增長7.23%,原因是爭取上級的專項資金支持并增加專項資金的支出。其中:001、縣市區新聞宣傳連線支出項目30萬元,主要用于在韶市新聞頻道宣傳我市全市新聞宣傳工作,該項目為今年新增項目。002上線補助經費支出項目50萬元,主要是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用于我市數字電視網絡的發展與維護,該項目為今年新增項目。
四、機關運行經費預算說明
2016 年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機關運行經費預算為1280.61萬元,比上年1089.45萬元,增191.21萬元,增幅17.55%,原因是人員工資的逐步增漲,支出也逐步增加。其中:基本工資750.74萬元、福利費145.35萬元、辦公費12萬元、印刷費2.5萬元、郵電費3萬元、差旅費12萬元、會議費3萬元、日常維修費6萬元、辦公用房水費2.5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35萬元、公務接待費14.5萬、社會保障繳費157.39,其他費用136.68萬元。
五、“三公”經費預算說明
2016 年一般公共預算安排“三公”經費預算為49.5萬元,與上年63萬相比減13.5萬元,減少21.42%,原因是 我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的要求,從嚴控制“三公”經費預算,因此比上年預算有所節約 。按具體項目分,因公出國(境)支出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支出35萬元與上年41萬相比減6萬元,減14.63%,原因是加強車輛管理,節約車輛運行費,其中公務用車購置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35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14.5萬元,與上年22萬相比減7.5萬元,減34.1%,原因是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原則,嚴格控制該項預算支出。
六、政府采購情況
2016 年本部門安排政府采購預算20萬元,與上年數相比持平,全部為貨物類采購20萬元。
七、國有資產占有情況(固定資產情況)
2016 年本部門占有國有資產的總體情況7057.48萬元、其中房屋建筑物767.41萬元,交通運輸設備151.12萬元,電子產品及通信設備5912.44萬元,辦公及其他設備226.51萬元。 車輛9輛,其中,一般公務用車3輛,主要用于機關辦公室日常業務的往來;其他用車6輛,其他用車主要用于網絡的維護和搶修,以及新聞的采訪和拍攝; 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22臺套。
八、預算績效情況
2016 年我臺暫未實施預算績效目標的考核,但我臺將積極努力的完善這方面的工作。
九、國有資本經營收支情況
我臺暫無國有資本的經營收入和支出情況
十、專業名詞解釋
1、 一般公共預算:指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2、 部門預算:指與財政部門直接發生預算繳款、撥款關系的政府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單位,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其履行職能的需要編制的本部門年度收支計劃,涵蓋部門各項收支,實行一個部門一本預算。
3、機關運行費:即部門(單位)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及其他費用。
4、 “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指市直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差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指市直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公務用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市直行政單位、事業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外賓接待)費用。
5 、村村通工程:是為了解決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盲區”農民群眾收聽廣播、收看電視問題而由國家組織實施的一項民心工程,從1998年開始實施。
1998 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啟動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第一輪工程至2005年結束。根據第一輪實施效果,2006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按照“鞏固成果、擴大范圍、提高質量、改善服務”的要求,構建農村廣播電視 公共服務體系 。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目標是:到2010年底,全面實現20戶以上已通電的自然村全部通廣播電視。
6 、無線覆蓋工程:是國家、省、市地方為構建以地面無線覆蓋為基礎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確保人民群眾免費收聽、收看中央、省市廣播電視節目,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一項重要民心工程。
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6〕79號)文件精神,進一步鞏固農村廣播電視建設成果,完善農村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提高農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水平,逐步消滅“盲區”,增加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套數,豐富服務“三農”的廣播電視節目內容,構建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從農村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各地現有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轉播臺(站)的作用,通過加快設備更新改造、增加轉播節目套數、加強運行維護,大力提高農村地區的廣播電視無線覆蓋水平,使廣大農民群眾能夠無償收聽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廣播節目、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電視節目,以及省臺第一套廣播電視節目在內的4套以上的無線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按照分級負責原則,地方各級政府負責農村廣播電視管理維護機構日常經費,并按有關規定轉播好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省、市、縣級政府分別負責解決轉播本級廣播電視節目的無線發射轉播臺(站)的機房和設備的運行維護經費。  該項目具體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實施。 
7 、非線性編輯系統 :非線性編輯是相對于線性編輯而言的,非線性編輯直接從計算機的硬盤中以幀或文件的方式迅速、準確地存取素材,進行編輯的方式。它是以計算機為平臺的專用設備,可以實現多種傳統電視制作設備的功能。編輯時,素材的長短和順序可以不按照制作的長短和順序的先后進行。對素材可以隨意地改變順序,隨意地縮短或加長某一段。目前國內的非線性編輯系統已經基本國產化,以中科大洋、索貝、索尼、蘋果、極速、SDI 高清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國內廠家為代表占據了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
8 、色溫:是照明光學中用于定義光源顏色的一個物理量。即把某個黑體加熱到一個溫度,其發射的光的顏色與某個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相同時,這個黑體加熱的溫度稱之為該光源的顏色溫度,簡稱色溫。其單位用"K"(開爾文溫度單位)表示。
色溫(colo(u)r temperature)是可見光在攝影、錄像、出版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的特征。光源的色溫是通過對比它的色彩和理論的熱黑體輻射體來確定的。熱黑體輻射體與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時的開爾文溫度就是那個光源的色溫,它直接和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相聯系。
色溫是表示光源光譜質量最通用的指標。一般用Tc表示。色溫是按絕對黑體來定義的,絕對黑體的輻射和光源在可見區的輻射完全相同時,此時黑體的溫度就稱此光源的色溫。低色溫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紅輻射相對來說要多些,通常稱為"暖光";色溫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藍輻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稱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溫為:標準燭光為1930K(開爾文溫度單位);鎢絲燈為2760-2900K;熒光燈為6400K;閃光燈為3800K;中午陽光為5000K;電子閃光燈為6000K;藍天為10000K。
9 、音頻(audio)指能被人體感知的聲音頻率,定義為20-20000HZ。聲音是通過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
10 、視頻(Video)泛指將一系列靜態影像以電信號的方式加以捕捉、紀錄、處理、儲存、傳送與重現的各種技術。連續的圖像變化每秒超過24幀(frame)畫面以上時,根據視覺暫留原理,人眼無法辨別單幅的靜態畫面;看上去是平滑連續的視覺效果,這樣連續的畫面叫做視頻。視頻技術最早是為了電視系統而發展,但現在已經發展為各種不同的格式以利消費者將視頻記錄下來。網絡技術的發達也促使視頻的紀錄片段以串流媒體的形式存在于因特網之上并可被電腦接收與播放。視頻與電影屬于不同的技術,后者是利用照相術將動態的影像捕捉為一系列的靜態照片。
11 、數字電視:是一個從節目采集、節目制作節目傳輸直到用戶端都以數字方式處理信號的端到端的系統。基于DVB技術標準的廣播式和“交互式”數字電視.采用先進用戶管理技術能將節目內容的質量和數量做得盡善盡美并為用戶帶來更多的節目選擇和更好的節目質量效果,數字電視系統可以傳送多種業務,如高清晰度電視(簡寫為“HDTV”或“高清”)、標準清晰度電視(簡寫為“SDTV”或“標清”)、互動電視、BSV液晶拼接及數據業務等等。與模擬電視相比,數字電視具有圖像質量高、節目容量大(是模擬電視傳輸通道節目容量的10倍以上)和伴音效果好的特點
12 、HFC網絡:HFC即Hybrid Fiber-Coaxial的縮寫,是光纖同軸電纜相結合的混合網絡。HFC通常由光纖干線、同軸電纜支線和用戶配線網絡三部分組成,從有線電視臺出來的節目信號先變成光信號在干線上傳輸;到用戶區域后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經分配器分配后通過同軸電纜送到用戶。它與早期CATV同軸電纜網絡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在干線上用光纖傳輸光信號,在前端需完成電-光轉換,進入用戶區后要完成光-電轉換。

    HFC的主要特點是:傳輸容量大,易實現雙向傳輸,從理論上講,一對光纖可同時傳送150萬路電話或2000套電視節目;頻率特性好,在有線電視傳輸帶寬內無需均衡;傳輸損耗小,可延長有線電視的傳輸距離,25公里內無需中繼放大;光纖間不會有串音現象,不怕電磁干擾,能確保信號的傳輸質量。同傳統的CATV網絡相比,其網絡拓撲結構也有些不同:第一,光纖干線采用星形或環狀結構;第二,支線和配線網絡的同軸電纜部分采用樹狀或總線式結構;第三,整個網絡按照光結點劃分成一個服務區;這種網絡結構可滿足為用戶提供多種業務服務的要求。隨著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高HFC速寬帶通信時代的到來,HFC已成為現在和未來一段時期內寬帶接入的最佳選擇,因而HFC又被賦予新的含義,特指利用混合光纖同軸來進行雙向寬帶通信的CATV網絡。


    附件:2016年部門預算公開表.xls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