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樂昌市政府門戶網站歡迎您!               今天是:
智能機器人 | 網站無障礙 | 適老版 | 手機版
| 簡體版 | 繁體版

市教育局四項原則推進學校布局和規范化學校建設

隨著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各地各校以促進教育公平和實施素質教育、提升辦學水平為目的,進一步優化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規劃,推進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人民滿意的義務教育。

一是堅持均衡發展、注重效益原則。統籌義務教育與經濟社會、人口變動的協調發展,統籌城鄉、區域、校際之間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結合工業化、城鎮化的新趨勢,著眼于城鄉學校布局與規范化學校建設一體化規劃,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因地制宜,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優先滿足就學需要,優先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注重規模效益,堅持新建與改造相結合,節約建設,集約用地。

二是堅持立足現實、著眼未來原則。全面把握當前城鄉人口分布和學校布點情況,合理確定學校的服務半徑、辦學規模和擴建、新建規劃。摸清各年度人口出生總數,預測今后各學段學生人數,特別是按照城鎮化發展的規劃和速度,預測城區學齡人口增長情況及其區域分布,適度超前地做好中小學布局設點規劃和建設規劃,按照規范化學校用地標準配足學校用地。學校布局堅持規劃先行,在規劃基礎上根據需要與可能,科學確定建設項目,合理安排建設資金,積極實施建設計劃。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為民便民原則。堅持以滿足保障人民群眾接受義務教育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權利為出發點,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承受能力。低年級就近入學,中高年級相對集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實行規模辦學。先建后撤,逐步推進,必須先將承擔接收任務的學校建設好以后才能實施撤并。在交通不便的山區和邊遠地區保留必要的教學點,防止因布局調整造成學生輟學。城鎮新建居民區的配套學校應與居民區同步建設。

四是堅持以縣為主、多方聯動原則。布局調整規劃的制訂和規范化學校建設的實施要以縣級政府為主,健全政府統籌、教育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參與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認真組織實施。(市教育局)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