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昌位于韶關市北部,毗鄰湖南省宜章縣、汝城縣,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是粵北生態發展區,致力于打造韶關綠色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粵湘開放合作先行區、多元魅力和發展活力省際門戶城市。總面積2419平方公里,下轄16個鎮、1個街道、2個辦事處,共有195個行政村、20個居委會,戶籍人口51.68萬人,常住人口37.5萬人,面積和人口均位列韶關首位。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1%,總量突破150億元新大關,達到156.7億元,穩居韶關各縣(市)首位。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樂昌有1500多年建縣史,素有“千年佗城”美稱。唐朝著名詩人韓愈曾以“嶺南清淑之氣,自昌而始”的詩句來贊美樂昌清秀的山水風光。南朝梁天監七年(公元508年)置梁化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境內有樂石、昌山兩山而改稱樂昌縣,1994年撤縣設市(縣級)。大革命至土地革命期間,毛澤東、朱德、陳毅、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在樂昌留下了光輝的革命蹤跡。1940年10月至1945年1月,國立中山大學等院校紛紛內遷至我市坪石鎮開展教學,譜寫了華南抗戰教育的壯麗詩篇。目前華南教育研學基地(坪石)已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榮獲“廣東省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實踐基地”“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等多個省級稱號。樂昌傳統文化獨具魅力,樂昌花鼓戲、樂昌漁鼓、九峰山歌、(獅舞)青蛙獅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自古以來,樂昌是廣東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雙區”北上輻射內陸和內陸南下融入“雙區”的“橋頭堡”。境內有西京、樂宜兩條古道和武江航道,曾是粵鹽及其他商品南來北往的集散地,素有“楚粵孔道”“楚越要沖”“入粵門戶”之稱。樂昌擁有“兩鐵三站,兩高八道”的交通優勢。“兩鐵三站”即京廣鐵路樂昌站、坪石站,京廣高鐵樂昌東站;“兩高”即京港澳高速、樂廣高速,設有高速出入口5個;“八道”即國道107線、240線、535線以及省道247線、248線、249線、518線、519線。樂昌到廣州僅需1小時,到長沙1.5小時,已融入粵港澳、長株潭經濟圈。樂昌距離韶關丹霞機場僅16公里,北江航道擴能升級上延工程已動工建設,北江航道將延伸至樂昌。
生態優勢得天獨厚。樂昌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北江水源涵養地,也是省重點林區之一,2024年森林覆蓋率達70.92%,擁有南嶺、粵北華南虎、大瑤山和楊東山十二度水4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建成森林公園17個、濕地公園1個。龍山林場獲評首批省級林長綠美園,九峰鎮入選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鎮。6項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水質標準,河長制考核連續六年被韶關評為“優秀”等次。境內有“中國美麗田園”五山梯田、“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九峰茶料村、“省級森林公園”后洞生態莊園、“世外桃源”九峰山等景區。樂昌現有1個國家AAAA級景區(古佛洞天),4個AAA級景區[龍王潭、金雞嶺、九福蘭花公園、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九峰鎮入選首批“廣東省旅游風情小鎮”“廣東省森林小鎮”。近年來,培育了長來樟樹王公園、長來村河堤公園,坪石三星坪村等一批鄉村旅游新亮點。
現代農業獨具特色。全市現有耕地40萬畝,2024年糧食播種面積21.93萬畝、產量9.12萬噸。糧食、蔬菜和肉類總量多年穩居韶關各縣(市、區)前列。加快構建“一市多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擁有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香芋現代農業產業園、嶺南落葉水果產業園、絲苗米產業園),九峰鎮、北鄉鎮分別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和首批省、韶“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特色農業專業鎮。農業品牌優勢顯著,獲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認證及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認證,有國家地理標志商標1個(黃金柰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3個(沿溪山白毛茶、北鄉馬蹄、張溪香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4個(北鄉馬蹄、樂昌雪毛雞、樂昌白毛茶、樂昌黃金柰李、樂昌香芋、樂昌山茶油、廊田山水絲苗米、樂昌粵牧梅花豬、麗豐加州鱸魚、樂昌翡翠李、樂昌無花果、樂昌板栗、樂昌辣椒、樂昌黃茶),“粵字號”農業品牌48個,“三品一標”農產品95個,龍頭企業57家,廣東省“菜籃子”生產基地13家,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23家,致力打造成為“雙區”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和“茶罐子”。
工業經濟日益壯大。樂昌礦藏資源豐富,有煤、銻、鎢、鐵、鋅、螢石等礦種24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樂昌作為廣東省重點發展的“小三線”建設基地,電力、建材、機械鑄造、新型化工、新材料等產業初具規模,具有較好的工業基礎和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現有一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近年來,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新引進鋁幕墻、電子信息產業企業25家,預計新增工業產值達9.1億元,華南鋁幕墻制造基地加速形成,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實現良好開局。昌雄、冠榮等項目順利動工,三和磁材、卓粵新材等建成投產,鏈式引進溢拓智造、維創興電子,“2+1+1”主導產業規上企業增加值達11.24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87.3%,成功入選省縣域特色產業目錄,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大力推動園區建設,開發平整工業用地855畝,完成土地收儲1566.22畝,租售標準廠房17.91萬平方米,新增入園企業23家,園區企業總數達到168家,全力推動城東園區創建省級高新園區。樂昌正在加快規劃建設碳中和裝備產業園、粵湘產業合作示范園(樂昌),推動風電、光伏發電、儲能等產業鏈企業落戶樂昌,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
城鎮擴容步伐加快。樂昌地理環境十分特殊,整個轄區被南嶺山脈自然分割成南北兩大部分。南邊以樂城街道為中心,樂城街道是樂昌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輻射長來鎮、北鄉鎮、廊田鎮、五山鎮、九峰鎮、大源鎮、兩江鎮等7個鎮;北邊以坪石鎮為中心,坪石鎮素有“嶺南第一鎮”之稱,是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省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鎮,現已全面啟動按照小城市標準規劃試點建設,有華電坪石公司、東方鋯業等大型骨干企業,是樂昌市北部的經濟、文化、衛生、教育、商貿、金融中心,輻射黃圃鎮、白石鎮、慶云鎮、三溪鎮、梅花鎮、秀水鎮、云巖鎮、沙坪鎮等8個鎮。樂昌市全面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積極推動城鄉均衡發展,加快樂城和坪石2個重點鎮發展,充分發揮廊田、梅花兩個中心鎮輻射帶動作用,引導農村人口和生產要素向中心鎮集聚,逐步形成以城帶鎮、以鎮帶村、梯度推進、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新格局。
社會民生不斷改善。2024年投入民生資金35.42億元,高質量完成十件民生實事。持續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城鎮新增就業2558人。完成坪石區域性敬老院、五山敬老院暨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困難群眾救助金標準穩步提高。新增基礎教育學位3920個,新城中學主體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完成坪梅中學、第四幼兒園等項目建設,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穩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市婦幼保健院晉升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新建人民醫院基本完成主體工程,4家縣級醫療機構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全覆蓋,基本公共衛生考核等次排名粵東西北片區各縣(市、區)第4名。有力管控治安環境,刑事和治安警情、發案數均保持下降趨勢,平安樂昌建設成果持續鞏固。
投資環境日益優化。樂昌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制造業發展步伐加快,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發展,擦亮“大朗效率+樂昌服務”營商品牌。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以及減輕企業負擔推動工業項目落地的若干措施等一攬子政策,成功引進項目146個,合同投資額83.0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9個,新增產業項目數穩居韶關前列。新增“四上”企業29家,躍居韶關各縣(市、區)首位,規上工業企業培育數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市產業園連續七年獲評韶關“優秀園區”,成為韶關各縣(市、區)唯一獲評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優秀園區。商事登記實現全程電子化,“一門式一網式”系統延伸到所有鎮村,企業開辦實現“馬上辦、零成本”。
樂昌獲得的城市名片有: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馬蹄之鄉、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全國體育先進市、國家健康促進示范縣、全國基層中醫藥服務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象棋之鄉、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縣、國家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省重點林業市、廣東水果之鄉、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省旅游強市、省教育強市、省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省文明城市、省衛生城市、省南粵錦繡工程文化先進市、省雙擁模范市、省藥品安全示范縣、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省河長制縣級示范區、省校園足球試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