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樂昌市政府門戶網站歡迎您!               今天是:
智能機器人 | 網站無障礙 | 適老版 | 手機版
| 簡體版 | 繁體版
當前位置:首頁 > 政民互動 > 在線訪談

因地制宜搞產業 致富路上有人帶——樂昌市委書記沈河民談脫貧攻堅

  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樂昌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扶貧支柱產業,因地制宜推動產業扶貧發展,做到有產業主導、有項目基地、有帶動企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有脫貧項目、有穩定增收渠道,變“輸血”為“造血”。到2018年底,樂昌市累計實現4791戶12892人脫貧,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131.51元,脫貧率92.27%,該市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23%。 

  近日,韶關日報記者對話樂昌市委書記沈河民,看看樂昌市如何打好這場攻堅之戰。 

  記者:脫貧攻堅工作中,樂昌市是如何針對當地特色、地方情況發展產業扶貧的? 

  沈河民:我市立足自身優勢,科學規劃“五帶五基地”農業特色產業。如我市充分發揮譽馬葡萄酒莊園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采取“基地+公司+貧困戶+代管代銷”模式,對帶動貧困戶的合作社、家庭農場按照3000元每畝標準進行獎補,扶持示范種植釀酒型葡萄。目前,我市共建設釀酒型葡萄生產基地3000畝,帶動220戶貧困戶增收。利用扶貧專項資金570萬元打造300畝連片高標準釀酒型葡萄扶貧產業基地,委托種植公司種植管理,譽馬紅酒莊園保底價收購,覆蓋帶動2628戶貧困戶增收,該模式推廣到雪毛雞養殖、九峰鎮種植業,為參與貧困戶每年增收5000—9000元。 

  目前樂昌已建成產業扶貧種養基地72個10000多畝,其中39個貧困村共建成扶貧產業基地45個,九峰黃金柰李、北鄉馬蹄等12個產品被列入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建設,九峰鎮綠峰果菜專業合作社、北鄉桂源馬蹄農副產品流通專業合作社等12個經營主體各獲得100萬元共1200萬元的建設基金,九峰、北鄉2鎮被認定為韶關市特色農業專業鎮,上廊、茶料、坪石、小廊和水源5個村被認定為韶關市特色農業專業村。“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的建設,逐步形成了一批主導產業突出、區域特色優勢明顯、農民增收效果顯著的專業鎮村。 

  我市推行“金融+產業”扶貧模式,出臺《樂昌市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實施細則》《樂昌市開展“扶貧小額信貸+代種代養”模式工作實施方案》,充分發揮信貸資金杠桿作用,助推扶貧產業發展,引導400余戶貧困戶使用扶貧小額信貸1200萬元發展生豬、雪毛雞、清遠棕鵝代養,蘭花、香芋代種等“金融+產業”項目,年收益達120萬元。 

  2019年8月底,我市4家企業參加了省脫貧攻堅成果展,展銷過程中意向性訂單金額達2070萬元,這給我市的扶貧產業打入一劑“強心針”。我市還計劃2019年在東莞市舉辦兩場扶貧產品展銷活動。 

  記者:在產業做大做強的同時,樂昌市如何激發貧困戶跟著特色產業走? 

  沈河民:我市將補助轉變為激勵政策,激發個人積極性,制定出臺《樂昌市新時期精準扶貧產業脫貧“以獎代補”操作細則》《樂昌市關于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精準扶貧有效銜接的獎勵辦法》等方案措施,對帶動貧困戶就業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企業進行獎勵,輻射帶動貧困戶通過發展農業經營增收脫貧。 

  通過出臺《樂昌市公益性崗位優先招用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的實施方案》,在道路養護、園林維護、山林看護公共管理和服務性崗位等公益崗位招聘時,優先錄用或設置加分傾斜條件招聘貧困戶。堅持精準培訓、因材施教原則,組織鎮村干部逐戶逐人走訪了解其培訓需求,緊扣貧困戶就業意愿及自身水平,制定針對性強的培訓項目和培訓計劃,采取把學員“請上來”集中培訓和送教師下鄉“走下去”的兩種方式,開展貧困戶農技、就業技能各類培訓等活動。 

  記者:請介紹一下樂昌市的“兩不愁三保障一相當”情況。 

  沈河民:在民生保障上,我市全面落實教育、醫療、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在教育領域,力爭不漏一人、不錯一戶,確保符合條件貧困戶100%享受教育補助,截至目前,累計發放教育補助2339.085萬元。在醫療保障方面,開通“中途參保”“簡易程序”等綠色通道,實現建檔立卡相對貧困人員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對各項醫保政策報銷后合規醫療費救助比例按不低于80%比例進行救助,醫療保障累計撥款2442.75萬元。 

  同時,創新實施貧困戶家居環境提升“幸福工程”,財政統籌安排1882.5萬元,按照“經濟適用、政府主導、群眾自主”的原則,著力解決貧困戶家居環境“臟亂差”“黑破舊”等問題。目前,已完成402戶貧困戶家居環境提升改造。 

  記者: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機制,樂昌市在這方面有哪些計劃? 

  沈河民:我市建立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儲備人選庫,對培養儲備的390位黨組織書記人選進行動態管理、定期考核,并根據考核情況實施“末位淘汰”制,打造“領頭雁”梯隊體系。 

  嚴格執行扶貧資金公開公示制度,將我市扶貧資金的分配情況、使用情況均在我市政府公眾信息網扶貧公開專欄上公開。嚴格規范扶貧資金審批程序、資金使用計劃報備程序、扶貧領域中標庫及實施程序,實現資金監管橫向縱向全覆蓋,確保扶貧資金使用合法合規。 

  我市還建立完善自上而下督辦包案制度,定期對各鎮(街道)開展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針對脫貧攻堅工作中失職失責的黨委、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累計嚴肅追究責任人員99人。 

  同時,發揮巡察“利劍”作用,聚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緊盯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深入開展扶貧領域專項巡察,共發現問題391個,責任追究179人次。并建立巡察整改工作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進一步細化梳理整改任務,制定51項具體整改落實措施,逐項明確整改目標、責任領導、牽頭單位、時限要求,倒排工期真改實改。目前,共清理9個鎮(街道)32個問題,追究責任19人,清理資金311715.39元。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